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小微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动下,涌现出的一批“行业小巨人”和“独角兽”,包括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等,这些了不起的巨型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 :没有一家是大企业内部孵化的(无论国企 / 民企),都是从零开始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源泉之一。可以说创新创业是激活我国新经济的“春水”,

但现实中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初创企业发展的一大“拦路虎”。

一.当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症结原因 :

(一)中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不适用于小微企业

中国现有金融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强干预、重规模、轻机制”,参与主体以银行机构为主。这也是由我国过去四十年所处的改革前期阶段国情所决定的。改革前期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金融不确定性强,需政府的干预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

为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资金。这一金融体系在经济粗放式扩张阶段,对支持大企业、制造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下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需创新型经济发挥主导作用,而上述金融体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压得越低,愿意服务小微企业的正规金融机构就越少,小微企业贷款就越难。小微企业被迫不得不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非正规金融机构不受监管,且市场需求强劲,利率自然也就高。

(二)小微企业自身原因

1、财务信息不透明让银行难以评估还款能力。我国小微企业家族式管理以及个人管理色彩较浓厚,管理较为随意。为了节省成本,不少小微企业经常通过隐瞒收入、编造支出等做假账的方式偷逃税款,财务管理上的混乱带来了财务信息不透明,导致银行难以评估其还款能力。

2、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小微企业规模小,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较少,多以流动资产为主, 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信贷主流仍然是“砖头文化”,普遍需要房产等不动产进行抵押。

3、企业体量小,风险抵御能力弱,违约率高。2018 年第一季度,我国小微企业不良率为2.75%,大型企业不良率 1.05%, 小微企业不良率比大型企业高1.7 个百分点,单户授信 500 万元以下贷款的不良率更高,收益难以覆盖风险,银行缺乏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

4、小微信贷不具备规模效应,审核成本高。银行作为企业或上市公司,其经营也是要追逐利润最大化,在提供融资服务过程中要权衡成本与收益比。小微企业贷款金额小、频率高、财务报表可信度不高的特点,使得银行审核成本大幅提高。同样一大笔资金如果贷给一个大项目,只需走一次审批流程,而且承担的风险也相对更低。若将这笔资金贷给若干个中小企业,则意味着银行要对这些中小企业均要独立做尽调和贷款方案,审核成本大幅提高。

5、大量创新型小微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本身存在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档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通过风险资本融资的难度也在逐年增加。

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不畅的建议 :

2018 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 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激活小微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议:

(一)更新观念,先破“难” 再去“贵”

企业生存如同人的生存一样,先要有的吃,然后才是吃好的问题。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发挥市场作用,先聚焦破“难”,再解决“贵” 的问题。

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弱于大型企业,按照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市场规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比大型企业明显要贵是正常的、合理的,我们应允许和鼓励金融机构按照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市场规律,根据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财务状况等因素,在法律规定利率范围内实施差异化定价,满足不同层次的贷款需求, 以推动金融机构能在市场而非行政的驱动下真正大举进入小微企业贷款市场。

当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发现有利可图而进入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市场供给会不断丰富并形成竞争,融资成本将随竞争而下降, 同时,市场化的价格机制会不断促进小微企业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举个例子 :银行一般企业贷款可能是 :贷款利率 8% -成本3% -坏账 1.5% =毛利 3.5%,再减费用、税金等就是银行净利润。

如果是风险大的小微企业, 则可能是 :贷款利率 12% -成本 2% -坏账 5% =毛利 5%,再减去费用、税金就是银行净利润

(注 :①小微企业由于国家政策支持而使得成本降低 ;②小微企业贷款由于小额分散,银行投入的人力等费用会明显加大)。

如果银行认为小微企业贷款的确有收益,自然就会去开展业务 ;如果发现小微企业贷款收益比大中型企业贷款收益还高,银行就会调剂更多资金发放给小微企业,融资难也就不成为问题了。当有更多银行发现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利润更可观而不断进入,市场利率就会因竞争而下调,融资贵问题也就逐渐化解。这个过程不能急,要给市场消化和传导的时间。

与此同时,监管政策也要改革,跟上市场的步伐。若监管政策跟不上市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是难以解决。目前银监部门对银行不良率的考核非常严格,比如不良率超过 2% 会影响行长任命、不能开设分支机构、不能申请新业务等。虽然近年来银监部门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高了对不良率的容忍度, 但仍然过于保守,与小微企业融资市场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因此, 银行就算认为收益上可行,也受制于监管政策,不会真正大规模开展小微企业贷款。建议相关监管部门综合考虑小微企业风险情况和风险溢价,真正给予差别化监管。

另外,还要加强舆论宣传的引导,避免舆论“绑架”银行和监管。目前市场的融资利率有两个档次,一是银行 6%-9%/ 年的贷款利率,二是民间 18%-36%/ 年的借贷利率,9%-18% 之间是断层和缺位的。虽然小微贷款市场存在巨大需要,但社会舆论总是希望一步到位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银行动不动就被扣上“盘剥中小企业”、“银行赚钱太多” 的大帽子,造成金融机构望而却步,结果小微企业不得不寻求民间借贷,月息两分、三分比比皆是,将小微企业推向更糟糕的境地。这也是中央年年出文件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但实际上却得不到根本缓解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先破“难”再去“贵”的舆论宣导,打消银行与监管部门的思想包袱。

(二)大力发展数据化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 让数据化供应链金融得以实现。数据化的供应链金融将传统银行的“砖头文化”(房屋抵押才能贷款)转换为“数据文化”(以真实数据为支撑提供贷款),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的难题。建议一是政府牵头设立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将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政府采购机构、金融机构等加入,通过供应链全过程信息的确认和共享,为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在线融资。二是设立供应链金融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三)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让其更好为小微企业服务

网络小贷等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已成为小微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2013 年起,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和低成本,提供小额、短期、低门槛的贷款服务,业务呈现井喷态势。互联网金融在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发展初期无门槛无监管,行业在野蛮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诸多严重问题,如机构自融、虚假宣传等。建议参照传统金融行业,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各业态的准入机制,设定注册资本金要求和主发起人准入门槛,厘清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各业态的商业模式,同时要强化客户资金银行存管管理、信息披露及出借人风险意识教育,让互联网金融机构切实发挥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作用,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四)建立地方转贷支持机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另一个困局是转贷难、转贷贵,银行贷款通常是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到期后,企业的贷款资金都变成了预付货款、存货、应收账款等,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现金还贷,经常要向民间借取“过桥贷款”,银行转贷如果审批缓慢甚至批不出来,企业可能就被高息的民间借贷活活压跨(这种过桥贷款通常达 0.1%-0.3%/ 日, 即 36%-108%/ 年),这样的案例近几年非常多。建议推动地方政府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或基金,在当地银监部门支持下,与银行建立合作, 出资作为过桥资金,帮助解决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类、双创类等重点支持企业的转贷问题,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又确保能顺利转贷,使之免受民间借贷盘剥甚至倒闭之苦。

(五)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资本对于促进创新具有天然优势。建议一是推动各地对财政专项资金实行改革,把目前主要以“无偿送给大中型企业的专项奖励”为主的模式,逐步改为“风险股权投资”为主的模式,同时配套优惠政策发挥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让财

政资金发挥更大价值。二是对政府参与的风投资本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办法,不片面追求“国有资产资值保值率”等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考核,改变保守的投资理念,“鼓励创新”理应重于“防范风险”,通过设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容错机制和让利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和风投机构参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作用,培育壮大双创投资市场。

金融活,经济活 ;金融强, 经济强。稳定良好的金融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枷锁的摆脱, 将引导广大小微企业正常发展, 不断研发新产品,创造新模式, 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壮大, 为我国经济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 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文作者 :

方 颂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常委, 民建广州市新社会阶层 人士委员会主任

来源:《经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