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惠:提高小微企业的素质需要“中医”治根治本

究竟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银行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有人认为这一变化并没有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您怎么看?

张承惠:贷款利率管制放开不可能对小微企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尤其是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银行的谈判地位要强得多。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最有可能得到好处的还是大企业。因为对银行来说,他们更是需要保证和追求的客户,其地位比小微企业有利得多。

但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会对小微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率市场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改革措施,还需要其他金融改革措施的配合,如放开金融市场准入、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强化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督,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市场机制的健全,会促进银行间的有效竞争。金融市场的“供给”会增加,金融服务的改善会加强,小微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将提高,资金价格也会回落。

在一个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金融机构自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经营定位,从而形成专业化分工,使不同层面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大银行以大企业为主要客户,中小银行不再与大银行争夺大客户、大项目,将经营重心下沉至中小企业。当然,也会有一部分银行转向重点为小微企业服务,以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来获得较高的贷款收益。

记者:在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发行量还很小。您觉得小微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张承惠:从当前的实践结果来看,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所谓金融创新的效果并不好,没有得到市场认可。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2012年,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仅发行5只,14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仅发行34只,70亿元。相比债券市场近6万亿元的发行量,实在是微乎其微。

这类集合债券、集合票据之所以能发行出去,主要还是因为背后有政府的隐性担保。这类债券最大的问题是权责不清,投资者无法进行风险收益评价,潜在违约风险很大。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会有投资者来买吗?我想是不会的。除非按照市场定价机制,给予极高的风险溢价(相当于国外的垃圾债),但这样高的融资成本,小微企业又无法承受。

从债券市场的功能上来说,发展债市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服务小微企业,而应该是为大企业提供债券融资,进而为中小企业腾出部分市场空间,让银行更加关注小微企业,使小微企业间接受惠。目前来看,拓宽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更多的应该通过私募的资本市场,如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私募股权市场等。这还需要政府政策的相应调整以及放松管制。

记者:银行都在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关部门还提出要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容忍度,您觉得这会加大银行坏账风险吗?

张承惠:现阶段,监管部门对不良率的容忍度偏低,一定程度上捆住了银行的手脚。适度放宽对不良率的容忍度,并不意味着银行就不去管理风险了。银行的任何经营活动都应该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因为银行资金的90%是来自社会公众的存款。银行做小微企业融资,必须能够有效管理风险。风险管理能力不强的银行,就应该退出这个市场。

对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应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引导。实践证明,用财政资金给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放松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等,是比行政手段更为有效的引导措施。

记者:目前,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密集出台了减税等一系列政策,下一步,您觉得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张承惠: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调整整个金融体系,而且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我认为,目前可行的做法是应加快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是统一小微企业信贷的统计标准。虽然4部委的企业划型标准已经颁布,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各个银行统计小微企业贷款的标准并不一致。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统一和明确小微企业贷款的标准,真正摸清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二是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实现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统一,以使更多的大中型企业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股权流转和融资。四是要对目前扶持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进行梳理,区分哪些政策在发挥效果,哪些政策没有发挥效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各个相关部门的扶持政策,使这些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五是要成立专门管理中小微企业的机构。目前管理中小企业的部门是工信部内设的中小企业司,职能划分上,其管辖范围仅是工业和信息领域,大量的非工业和服务业并未涵盖其中。同时,这一机构的层级太低,不具备足够的资源和协调能力,难以从国家层面制订和实施支持所有类型小微企业发展的行动计划。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发达国家都设有专门支持、指导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部门,如美国有中小企业局、日本有中小企业厅等,负责制定、落实发展计划和扶持政策,金融危机时期更有相应的应急性措施出台。从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看,亟需设立一个层级更高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机构,专门负责统筹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并检验政策执行效果。六是要致力于提高小微企业的素质。有的小微企业在创业之初,连财务报表都不会做,申请银行贷款很容易被拒。这就需要一些非营利性组织为小微企业提供免费培训,包括财务报表怎么做、市场怎么去开拓、融资需要什么条件等。

总之,提高小微企业的素质需要“中医”——治根治本,让小微企业更好地生存发展,让创业更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