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广州始终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州金融产业实力雄厚、金融服务体系健全、金融创新活跃的优势,大力推动金融与产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初步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创新建设金融功能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集聚效应

一是创新建设全国首条民间金融街。广州民间金融街经过三期建设,共集聚各类机构155家,集聚民间资本150亿元,累计为市内13000余家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724亿元。2014年实现税收4亿元,是建街前的10倍以上。成立了广州民间金融街征信公司,初步编制了中国民间融资(广州)价格指数。

二是强力打造广州国际金融城。金融城规划用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1.32平方公里,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金融总部集聚区。截至目前,已有近60家金融及相关机构有意进驻,南粤银行、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和万联证券联合体、平安不动产和新华保险等机构已购地进驻。

三是加快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区,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已集聚股权投资机构51家,基金计划资金规模近200亿元,被市政府授予“广州股权投资基地”称号,金融设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居全国首位。

四是全力建设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在省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积极向国家争取赋予南沙新区金融先行先试政策。2014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南沙新区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意见》(简称南沙金融15条),这是广东省第二个国家级金融专项政策,也是我市第一个国家级的金融专项政策。截至目前,南沙已集聚金融和类金融机构190家,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挂牌当天,金融板块成为省、市领导授牌大户,8个重点项目中金融项目占3个,10个重点平台中有6个金融类平台,10项创新业务中有4类金融业务,100家入驻企业颁照中有10家特色金融类企业。

五是推进建设增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站、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建设工作,目前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已进驻机构276家,其中金融机构32家。浦发银行等5家银行设立了17个农村金融服务站,受到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 

二、创新建设市场交易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辐射半径

一是创新建设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打造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企业1163家,其中154家企业通过“股融通”、“知融通”、私募债等创新融资产品实现融资交易38.1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4039万元。2013年6月推出了“两权质押、投贷联动”的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成为全国首家推出知识产权交易板块的区域性股权交易机构。

二是大力建设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碳所累计成交碳配额1608.27万吨,总成交金额8.38亿元,约占全国的60%(含一、二级市场),被业界认为“世界碳排放看中国、中国碳排放看广东”。 

三是加快建设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完成小贷公司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38笔,实现交易额5.8亿元。完成广州银行国有股权转让,实现交易额40.02亿元。

四是充分发挥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作用,促进产融结合。自 2012年创办以来,广州金交会不断创新,三届盛会共吸引了境内外300家参展机构,参观人次近40万,产融对接意向签约金额超过1万亿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金融专业展会,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会展行业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展会”。

三、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双百工程”。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共110家,总市值达1.89万亿元,首发融资额超过1050亿元。全市累计59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挂牌,总市值达121.6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不含深圳)。

二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市场和各类基金。出台了《关于促进广州市股权投资市场规范发展暂行办法》,全市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共30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约1300亿元。设立首期2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直接引导超过20亿元社会资金投资我市创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设立规模为16亿元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市政府与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合作成立了规模各200亿元的城市发展投资基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两只保险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基金形成了城市发展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三大业务板块,成为市政府重要的投融资平台。

三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今年一季度共发行各类债券338亿元,其中,发行短期融资券201亿元,发行中期票据117亿元,其中定向工具7亿元,发行公司债20亿元。 

四、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一是扩大科技信贷规模。设立了4家科技支行(全省最多),发放科技贷款31亿元(授信80亿元),2014年全市科技贷款总额超过了500亿元。各家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企业签订了总额超过12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协议。广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开发了知识产权价值分析认定系统和质押风控系统,目前共有12家企业达成22笔总额为3.8亿元的专利质押贷款。

二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实施“科技企业上市路线图”计划,近三年来新增上市企业25家,其中80%为科技企业(共20家),约200家企业进入拟上市企业库,其中大部分是科技企业。金发科技、广电运通、威创股份、海格通信、杰赛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及运作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行业领先企业。近三年来全市共有19家科技企业发行公司债,筹资72.8亿元。成功为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发行了华南地区首支中小企业集合中期票据,融资1.5亿元,创造了国内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信用评级最高、发行利率最低的记录。

三是开展科技保险试点。2012年开始在广州开发区试点科技保险,累计为10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超过120亿元的风险保障。

五、大力发展金融新业态,助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一是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设立“青年大学生创业板”,为青年创业项目和创业企业提供孵化培育、规范辅导、挂牌展示、投融资对接等综合金融服务,获团中央高度肯定和支持,目前,全国16个省市累计在“青创板”上板项目253项,其中创业项目178项,创业企业75项,融资额2000万元,“青创板”有望获批成为第一批互联网众筹平台试点。由中大创投担任领投人的海鳖众筹,依托中大EMBA班等圈子进行宣传路演,目前已为5个项目融资585万元,融资成功率达100%。设立了全省第一家依托知名电商发起设立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唯品会互联网小贷公司。广州市政府和越秀区政府都出台了关于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意见。截至目前,广州已设立和引进第三方支付、P2P网贷、股权众筹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近百家,确定广州民间金融街、天河CBD、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为首批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互联网金融论坛,成立了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

二是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举办“广州市促进融资租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接会”,启动了融资租赁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季度,广州已成立融资租赁企业137家。南沙金融15条获批后,在政策带动下,南沙区融资租赁业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注册近40家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金超150亿元,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融资租赁发展最快的地区。广州首家金融租赁公司—珠江金融租赁公司落户南沙。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旗下立根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通过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离岸金融事业部融得3000万美元。

三是大力发展跨境金融。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014年全市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4115.24亿元,同比增长45.7%,居全省第二位。广州地区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企业共5286家,银行机构网点544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265家和113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平均可为企业节约2%-3%的综合财务成本,按此测算,全年至少为广州市企业节约50亿元的成本。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进展顺利,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对港澳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全年共向港澳汇出人民币69亿元。创新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越秀集团、广州港集团等25家企业通过跨境融资方式获得人民币贷款114.4亿元,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累计完成了32笔共6亿元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宝洁、农垦集团等企业开展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

六、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建设,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和动力

一是优化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广州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截止今年4月末,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为3269.82亿元,同比增长11.2%,高出企业贷款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达到66家,注册资本合计132.5亿元,今年一季度累计发放贷款50.31亿元,贷款余额140.14亿元。全国首家小额再贷款公司——广州立根小额再贷款公司运作良好。全市融资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53家,在保小微企业和“三农”1782户,行业平均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1.31倍。今年5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为科技企业、小微企业、农业企业融资提供保险增信措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广州市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平台进驻金融机构近78家,发布融资品种190多个,注册中小企业用户超过9000家,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需求金额累计190多亿元。稳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截至目前已录入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户数13.7万户,其中取得银行授信意向的中小企业1.1万户,取得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1.1万户,融资金额4500.3亿元。推广应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动产融资业务,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打开新的窗口。

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3月末,广州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439亿元,同比增长5.1%。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站、信用示范村镇建设工作,每年从战略性主导产业资金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目前已有17个农村金融服务站投入使用。全市村镇银行共7家,分支机构16家,存款余额39.93亿元,贷款余额42.93亿元。全市65家小额贷款公司2014年累计投放“三农”贷款1152笔,累计投放13.59亿元,贷款余额7.18亿元。成立广州市增城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和广州市增城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全国开创了依托农业龙头企业设立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先例,有效支持了特色农业发展。

三是创新开展社区金融服务。全市已建成社区金融服务站410多家,社区覆盖率达26.7%,有效解决部分社区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发展态势。广州社区金融服务站建设模式正在全省进行推广。